深圳研究院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简介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7月26日,2012年7月26日在深圳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准登记,2012年8月11日正式入驻深圳虚拟大学园(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和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是学校在深圳注册成立的事业单位,是学校在粤港澳地区的功能延伸和对外交流合作的代表机构。



研究院功能定位: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重要基地,科学研究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对接优质资源的重要窗口,展现学校形象的重要舞台。

深圳研究院现有人员21人,设有办公室、教育培训部、科技合作部和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四个部门,并建立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基地、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研发中心,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共建深圳京鲁计算科学应用研究院。研究院在深圳虚拟大学园拥有办公场地680平方米、实验室场地1800平方米。10年来,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人才、教育资源和海内外校友资源,全力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的主责主业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荣获“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奖”“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优秀组织单位奖”“中国企业与人才发展高校贡献奖”“中国互联网教育‘停课不停学’突出贡献院校奖”“研发机构引进奖”“创新创业推荐奖”“科研项目组织奖”和“深圳市科技项目奖”等40余项荣誉称号和奖项,连续四年被评为深圳市虚拟大学园先进单位--“优秀研究院”,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在粤港澳地区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打造特色,彰显品牌,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研究院本着探索终身教育培养模式的理念,以推进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抓手,为地方培养高层次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职研究生教育、网络教育、非学历教育、国际教育彰显特色,相辅相成,形成了完善的专本硕教育体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同发展,累计培养各类学生35320人。在职研究生教育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坚持规范办学,将大湾区对高端人才的紧迫需求和学校优质的学科师资进行对接,先后开设护理学、EMBA、金融学、投资经济学、中国哲学、社会学、软件工程、机械工程、设计学(工业设计)、艺术学等专业。2022年3月,研究院提交的《探索校企合作创新和可持续化发展之路——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与比亚迪集团校企合作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非学历教育秉承山东大学“服务山东”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围绕党政干部“政德”,企业家“商德”,师生“美德”,以深圳改革开放成果和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资源,推动山东省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助力深圳市“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2013年2月,研究院根据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深圳开设网络教育专、本科专业,把山东大学的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带到深圳,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123”特色体系:“1个面上”指的是所有专业面向深圳市招生,“2个特色”是打造执业药师能力与学历提升工程并推向广东省,与名企共建特色专业——富士康科技集团专兼职干部“一技一证”素质提升工程,“3个党政工团”公益项目是助推广东省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助推深圳市总工会“圆梦计划”,助推深圳市全民素质大提升工程。其中,山东大学是唯一一所助推双“圆梦计划”的高校,打造了特色项目品牌,受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集聚资源,开拓创新,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研究院面向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八大未来产业,以发挥优势、搭建平台为导向,以资源共享、厚植创新为抓手,先后成立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基地、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研发中心、城市大数据实验室,获批广东高校成果转化中心-山东大学工作站、成立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共建深圳京鲁计算科学应用研究院。截至2022年12月,累计组织150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科技项目的申报和科学研究工作,成功申报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深圳市科创委和国际合作项目,获批科技项目245项,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结题71项,培养博士108人,硕士212人,发表论文368篇,申请专利199项,其中发明专利137项,为深圳市的创新驱动发展和学校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凝心聚力,深化合作,社会服务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研究院贯彻落实学校“服务山东”“文化引领”和“一体化发展”战略,努力助推校地、校企、校际合作交流,为学校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积极对接世界五百强企业。与比亚迪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党委合作共建“山东大学耘梦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培训示范基地”,打造了非公经济党建培训全国标杆。与驻深多所高校研究院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创立“新校友·心关爱”品牌并连续十年举办新校友欢迎会系列活动,共计服务近10000余名新老校友,为校友与校友、校友与母校、校友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了桥梁,切实把关心校友成长进步落到实处。十年来共计接待山东16地市的领导、干部、学校教职医务员工和校友万余人次来研究院与深圳政府、企事业单位对接工作,为服务山东做了大量的工作。



传递真声音,弘扬正能量,文化交流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品牌发展之路。研究院以传递真声音、弘扬正能量、提升影响力为抓手,在深圳举办大型文化品牌活动“山大深圳齐鲁大讲堂”,先后邀请刘建亚、邢占军、李平生、樊丽明、薛其坤、孟庆虎、陈炎、马瑞芳、颜炳罡、莫言等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深圳市民带来精彩讲座,累计开展40余场,受众百万余人,提升了深圳市整体文化素质和创新驱动能力,受到了深圳各界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研究院秉承百年山大的优良传统,保持“为国育贤”办学初心,本科生招生拓展实现了3个互动,全日制本科在粤录取线连年突破新高,录取排位稳步提升,2020年录取线理科高于当地一本线94分,文科62分,广东省成为学校全国录取分数提升最快的省份之一。



集聚资源,六方联动,创新创业工作探索出了一条融合发展之路。研究院连续八年举办山东大学深圳创新创业暑期学校,调动各方资源,形成了集成、传承、创新于一体的特色;有“海外项目与精品项目的结合;六方联动与多方资源的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大赛的结合”三大亮点,邀请在读本科生研究生赴深实习实践,遴选各行业各领域优秀的创新创业导师,提供最优质的创新创业课程。山东大学深圳创新创业暑期学校被列入深圳市团市委“雏凤计划”,并被学校正式纳入学分课程,创新创业“深圳”模式初步探索成型。



建章立制,完善机制,自身建设工作探索出了一条规范发展之路。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加强了研究院的政治建设;调整配备研究院各部门人员,切实打造具有创造力和执行力的三支团队,强化了研究院的队伍建设;成立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党支部和工会委员会,加强研究院的组织建设;办公场地由建院初期的60平方米扩充至680平方米,建设实验室场地1800平方米,加强了研究院的条件建设;修订完善了《山东大深圳研究院制度汇编》及《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工作流程汇编》等39项规章制度、47项工作流程,调整补充岗位设置、完善了档案管理,绩效管理、差旅管理等制度,规范了管理工作和研究院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方面,研究院每年总结发布《深圳研究院年度工作报告》白皮书,参加深圳虚拟大学园首届广播体操比赛获得冠军,参加深圳虚拟大学园体育节,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体现了山东大学良好的精神风貌。支持虚拟大学园成立20周年诵读会活动,全体工作人员自编自创自演的节目《雕刻时光》,反响热烈,该节目纳入深圳读书月活动内容。

根据学校对驻外研究院的发展规划,结合深圳市发展需要,研究院积极推动转型发展,发展目标为:第一,建设1个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瞄准国家战略,发挥学校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双提升,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院。第二,实现2个转变。人才培养实现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培养类型由网络教育为主向网络教育、非学历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发展转变。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实现由以科学研究为主向成果转化、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并重转变,科学研究实现自由探索为主向重大项目和基础研究并重转变。这也是上述提到研究院转型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三,打造3支队伍。倾力打造具有创新力和执行力的教育培训团队、科技合作团队、综合服务团队等三支队伍。第四,做好4类业务。依托学校资源,发挥市场功能,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文化传播和综合服务等四类业务。第五,建设5星级研究院。将研究院建设成“科技+文化”特色品牌的创新型、服务型、研究型、公益型和开放型五星级研究院。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家战略、深圳市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历史性契机,担承“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重要基地、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对接优质资源的重要渠道、服务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展现山大形象的重要舞台”的光荣使命,坚定信心、乘势而上,追求卓越、只争朝夕,传承山大精神,弘扬山大文化,布局湾区放眼世界,凝聚力量携手同行,奋力开创崭新甲子的伟业,努力铸就强校兴国的辉煌,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加快实现山东大学“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山东省“走在前、开新局”,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和推动深圳“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战略实施建设贡献力量,努力续写更多“山大与深圳春天的故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